鸭鹅养殖经典十三问十三答,涵盖了几乎
1.为什么雏鸭鹅鹅前五天死亡多?
商品肉鸭鹅鹅育雏前期死亡主要是指育雏第一周的死亡。肉雏鸭鹅鹅生命中第一周十分重要,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牵扯苗源的质量鉴定、运输责任、饲养管理计划调整、养殖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孵化场、养殖场都十分重视第一周的死亡率参数。搞清楚导致肉鸭鹅鹅前期死亡的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苗弱:种鸭鹅鹅感染疾病或孵化室感染是导致苗弱的主要原因。另外种鸭鹅鹅缺乏营养也会导致苗弱。常见病源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鸭鹅鹅疫李默氏杆菌、流感病毒、呼肠孤病毒等。此类弱苗表现为:腿部发暗,腹部鼓胀发硬,黑脐,气囊炎,肠胃空虚,卵黄吸收不良等。
2、苗小:种鸭鹅鹅开产前期的种蛋,蛋重小,孵化出的鸭鹅鹅苗体重小,生活力弱,前三天死亡率高。
3、饲养管理水平低。主要是由于育雏温度低、不均衡,密度大,聚堆、挤压,缺水等原因导致的。
a冷应激导致。死亡雏鸭鹅鹅皮肤皱缩,弱小,肠道后部,尤其盲肠中有水气(肠道和盲肠内物质成水状和气态)。.
b热应激导致。俗称“出汗”“闷鸭鹅鹅”。死亡雏鸭鹅鹅羽毛湿乱,嗉囊和肠道上部有水气;粪便较稀且出现粘肛现象。
c煤气中毒。雏鸭鹅鹅大片均衡死亡,死鸭鹅鹅群中间或精神不振、频死活鸭鹅鹅。
2.雏鸭鹅鹅采食量偏低是什么原因?
肉鸭鹅鹅采食量的准确测定是肉鸭鹅鹅饲养管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准确掌握肉鸭鹅鹅每天采食量的高低快慢,便于管理者掌控鸭鹅鹅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鸭鹅鹅苗自身的原因。如小苗;苗源不纯等。
2、饲养管理因素。温度低,不均衡;缺水;密度大等因素导致雏鸭鹅鹅“老了口”,消化道发育不良,采食不旺盛,采食量低于正常数据。
3、疾病因素。“大舌病”前期感染或“大舌病”疫苗免疫不当;苗源带毒等。
4、饲料因素。杂粕多,粉料多,适口性差;霉菌毒素超标等。
3.如何减少后期大鸭鹅鹅的死亡?
大鸭鹅鹅后期死亡率高低在肉鸭鹅鹅整个饲养周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是检验饲养管理者前期饲管水平和肉鸭鹅鹅养殖效益的标志性参数。如何控制大鸭鹅鹅的后期死亡呢?
1、30天左右的药物设计是关键。肠炎药+感冒药。
2、感冒病的预防是重中之重。感冒病的预防不在于药物,在于饲养管理细节。
3、严禁30天后使用毒性较大的药物,如痢菌净,喹乙醇,喹烯酮,金刚烷胺等毒性较大的药物。或大剂量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4、严格控料,防止饲料霉变。
5、多用保肝护肾的药物,减轻肝肾负担。如电解多维,健力素,微生态制剂等。
4.有的鸭鹅鹅场鸭鹅鹅肝炎、浆膜炎,小鹅瘟副黏病为什么批批发生?
在长时间的肉鸭鹅鹅养殖服务工作中,往往见到有的养殖场肉鸭鹅鹅传染性肝炎,浆膜炎病小鹅瘟副黏病批批发生,对此养殖场主亦习以为常了。但这增加了养鸭鹅鹅场疫病防控费用,降低了养殖效益,挫伤了养殖积极性。更严重的是,养殖场为了控制这些常见病,多方寻找一些“特效药”,“好药”来使用,而那些所谓的“特效药”往往都是一些国家明令禁止食品动物使用的违法药物。这些违禁药物的乱用无疑为冷藏厂控制无药残鸭鹅鹅源提高了难度,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因此控制这些疾病不应把希望放在“好药”上。
1、养殖环境污染,病源循环感染致病。小鹅瘟副黏病鸭鹅鹅肝、浆膜炎病源能垂直、水平传播,抵抗力特别强,环境中不易清除,往往在鸭鹅鹅场中循环感染而致病。
2、鸭鹅鹅场预防技术不过关,存在侥幸心里。有的是抗体质量问题,有的是药物敏感性问题,有的是预防不彻底(药物剂量不够)问题导致的。
3、饲养管理粗放导致。温、湿、气、料、水等管理失误,应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激发鸭鹅鹅肝、浆膜炎。
4、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导致。
5.为什么我养的鸭鹅鹅老是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原在肉鸭鹅鹅呼吸道寄居,所以肉鸭鹅鹅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肉鸭鹅鹅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此病是影响我们养殖业的头号疾病。感冒病的发生是有前提诱发因素的,只要控制好了诱发因素,想感冒都难。
1、鸭鹅鹅棚“风水”不好。鸭鹅鹅棚“风水”不好是指鸭鹅鹅棚风寒湿温不和谐,这样往往就会导致肉鸭鹅鹅普通感冒病的发生。另在流感疫源地建鸭鹅鹅棚是导致肉鸭鹅鹅流行性感冒发生的主要原因。沿海候鸟迁徙路线,滩涂、水源多杂之地;内陆树林河渠混杂鸟类聚集之地;饲养密集、大小混养、鸭鹅鹅、鹅混养、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小区等这些往往成为流行感冒病发生的疫源地。建造在疫源地的棚舍就会首先发病成为疫点。
2、天气变化是最主要的自然诱发因素。自然诱发因素全年均可发生。四季气候变化如冬季潮湿、夏季闷热导致鸭鹅鹅群抵抗力下降;每天昼夜的交替温差变化;天气突变气如风雨雷电,寒暑雪湿等都是严重的诱发因素。尤其每年11月-次年3月份冬春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最流行。夏季在大雨过后也会偶有发生。
3、饲养管理失误是最常见的人为诱发因素。转群不供暖;突然停止供暖;突然开大风口通风;通风直吹鸭鹅鹅群;闷棚、闷鸭鹅鹅,湿度大,闷鸭鹅鹅后突然开膜通风换气;密度过大;扩群过早过晚等等管理失误都是目前肉鸭鹅鹅养殖场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导致鸭鹅鹅群感冒的常见人为因素。
4、防控感冒关键理念。管理精细、氧气充足、环境清洁是预防感冒的“黄金三原则”。流感病毒在阳光下直射40小时就会杀死,连续阴天雾天氧气不足就易发病。病毒粒子离开鸭鹅鹅子在外界存活时间一般在5分钟-2天,但隐藏在环境中污染物里的病毒可生存3个月,所以清洗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饲养管理精细,减少诱发因素,提高并保持鸭鹅鹅群的正常抵抗力才是鸭鹅鹅群不患感冒病的最高原则。
6.如何降低肉鸭鹅鹅的料肉比?
料肉比高低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常鸭鹅鹅群主要有苗、料、棚舍、管理、药物五大决定因素。这里主要说一下常见的几个因素。
1、饲料料号的使用比例是否恰当。::F多少合适?
2、是否充分发挥利用了肉鸭鹅鹅前期生长优势?---“二周定料比,四周定生死”意义。
3、棚舍条件“风水”如何?管理设定温度能否在20-24度。
4、饲养管理水平是决定同期饲养肉鸭鹅鹅料肉比的关键。控料技术,小群体饲养技术,温控技术,前期优势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等。
5、疫病防控技术是否过关。重点预防肠炎(区别三种类型)。
6、肉鸭鹅鹅出栏技术。控料时机,防失重技术。
7.为什么肉鸭鹅鹅出栏时老是不痛快?
经过三十多天或者80多天的辛苦饲养,鸭鹅鹅子长大出栏在即,但就在这关键的一关,有许多养殖场由于没有掌握肉鸭鹅鹅出栏技术,准备不好,临阵出事,导致鸭鹅鹅子出栏不理想,影响了养殖效益,所以说,鸭鹅鹅子养的好还需走得好。
1、出栏时机的正确选择---饲料采食量,日龄,天气,公司要求等
2、出栏前的准备工作。---料,水,抓鸭鹅鹅队,天气,路,场地,检疫,饲养日志等。
3、肉鸭鹅鹅出栏前预防失重技术措施。
4、宰杀过程跟踪。---纠偏,预警,数量等。
8.肉鸭鹅鹅地网成功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地网,高网肉鸭鹅鹅养殖各有自己的优势,都能成功。关键要搞清地网,高网肉鸭鹅鹅养殖模式的各自优缺点,在饲养管理工程中发挥自己棚舍的优势,克服棚舍不足,扬长避短一定能取得好的饲养成绩。地网养鸭鹅鹅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要高,湿度要小。
2、扩群要快,地面补充。
3、高密风筒,小缓通风。
4、强化消毒,环境卫生。
5、治病要狠,预防要准。
9.好的用药程序?
用药程序有常规但无定式。但目前以下程序用于预防用得最多。
鹅2-4日龄,8-10日龄,18-20日龄,28-30日龄,38-40日龄。
鸭1-3日龄7-9日龄17-19日龄27-29日龄
10.如何合理使用冷藏厂提供的合同药物?
在市场服务过场中常遇到有的养殖场主说鸭鹅鹅病多,药物不管用,询问有没有一些所谓的“特效药”。这个问题可以说答案是一定的,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假如说有特效药的话,那就是“精细的饲养管理”这一味药。精细的饲养管理,良好的棚舍条件,辅助合同药物完全能够养好鸭鹅鹅子,并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疑问,主要是养殖场没有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合同药物。
1、合同药物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对养殖场兽药的使用要求越来越严。一些成份不明的所谓效果好的兽药其成份往往都是国家严格禁止的。
2、肉鸭鹅鹅养殖合理正确使用兽药的内涵应包括:掌握肉鸭鹅鹅的生理特性和肉鸭鹅鹅病症与兽药的适应症之间的匹配;符合兽药理化特点的投服途径;有效的使用剂量、疗程;国家规定的停药期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3、了解合同药物的主治方向。合同药物中主治浆膜炎的药物有:氟苯尼考粉(液),环丙沙星可溶性粉,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等;主治肠炎的药物有:粘杆菌素可溶性粉,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等;防治感冒的药物有双黄连口服液,清瘟解毒口服液,芪板青颗粒等。
4、哪些合同药物拌料使用好于饮水: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等
5、哪些合同药物饮水使用好于拌料:林可霉素可溶性粉,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氟苯尼考粉(液),强力霉素可溶性粉等。
另外,哪些药物适合一天一次,哪些药物适合前期,哪些药物适合后期,哪些药物疗程3天,哪些药物须用3天以上才见效,那些药物不能停水过长,哪些药物可以联合使用等等都需要考虑。所以,用药防病治病,效果不理想,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药物不行”,也可能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及时和兽医服务人员沟通,找到问题所在,调整优化方案,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的鸭鹅,蛋壳质量不同,如土种鸭鹅蛋壳较厚,外来品种鸭鹅蛋壳较薄,易破。所以,可用选种手段提高品种的蛋壳厚度,减少破蛋率。
2产蛋时间
一般鸭鹅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鸭鹅在产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鸭鹅多处于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
3连续产蛋
母鸭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产蛋,易导致生理机能衰退,常使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所以,提高饲料质量,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促使蛋鸭鹅尽快恢复生理机能,才能确保鸭鹅群正常产蛋。
4甲状腺机能失调
鸭鹅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产薄壳蛋或软壳蛋。喂3~5天甲状腺素片能很快使蛋壳变硬。
5换羽
母鸭鹅换羽期间生理变化较大,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鸭鹅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人工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
6年龄影响
一般较老的母鸭鹅生的蛋较大,但蛋壳相应较薄。因此,一般蛋鸭鹅喂养2年为宜。
“包心包肝”就是浆膜炎吗?
“包心包肝”其实是渗出性炎症的一种——纤维素性炎。当然浆膜炎感染可以造成“包心包肝”的病理现象,但并不是只有浆膜炎感染才能造成“包心包肝”现象。
1.心源性“包心”
夏季,鸭鹅群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造成机体血压升高,心冠状动脉充血,肺动脉高压,引起心包积液,日久不愈易呈现纤维素性炎症,出现“只包心不包肝”的病理变化。
2.气囊型“包心包肝”
多发在舍内高热、通风不好的冬季,灰尘进入鸭鹅气囊,导致慢性无菌性炎发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改善环境,长久下去,胸气囊就会发生纤维素性炎症,最后引起心包炎,再发展到腹气囊,则会引起腹气囊炎。
3.呼吸道型“包心包肝”
鸭鹅外呼吸道炎转变成肺炎时,鼻腔、气管中会有白黄色痰核出现,肺部有出血性炎性渗出物或出现肺水肿。心肌肥大,心肺循环障碍,引起胸气囊肺侧出现纤维样化,向心包衍生,造成心包纤维化,向下引起腹气囊炎。
4.肾型“包心包肝”
肾肿、肾上浆膜纤维化等病变,蔓延至腹气囊、胸气囊后,最终引起“包心包肝”。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用上氟苯尼考不管用的原因!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应该怎么治疗效果才是最好的呢?
这种情况用单一的药效果都不会太明显,这个时候必须用复方药或者是组方。徐州新牧公司经临床实践运用,配制了一套专门针对鸭鹅浆膜炎,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的特效药,这几年在实际生产中运用广泛,效果显著。
什么是拉稀什么是“过料”?
拉稀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1.急性腹泻
(1)细菌感染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细菌污染的饲料,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水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2)病毒感染通过饲料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病毒性肠炎,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饲料,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料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可出现腹泻、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生冷食物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水,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5)食物滞留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6)着凉夏季炎热,喜欢呆阴凉处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
2.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
(1)肠道感染性疾病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①炎症性肠病;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肿瘤①大肠癌;等。
(4)小肠吸收不良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近年来,在我国鸭鹅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以腹泻,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脱水以及突然猝死为特征的疾病———鸭鹅肠毒综合症,又称鸭鹅“过料症”。那么引起鸭鹅过料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鸭鹅“过料”的原因:1.1营养性疾病引起的“过料”: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粪便呈桔黄色,成形度差。发病鸭鹅着色差、饲料转化率低、体重低、群体均匀度差。临床表现:常见腺胃、肌胃和小肠损伤。目前尚未知特定致病因素,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与谷物中的某种未知毒素或谷物质量差有关。维生素A缺乏等营养性疾病,主要引起嗉囊和食道损伤,会引起“过料”。1.2传染性疾病引起“过料”:许多造成肠道损伤的疾病可引起过料现象,如:禽流感、副黏、浆膜炎等传染病疾病。禽流感和副黏:局部出血和坏死;盲肠严重坏死。绝大多数传染病都会引起短暂性的腹泻或过料,但广泛性的肠道损伤还不可见!如以上疾病与通常所讲的“过料综合症”有极大的不同,腹泻只是以上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 二、“过料综合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过料”是一个通用术语,并不与某一特定的疾病综合症联系在一起,但是却伴随许多疾病出现。“过料”是因为鸭鹅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存在异常,尽管致病原因众多,但是临床表现仅仅是“过料”!2.1热应激热应激时饮水量增加,大量水分经粪便排出导致粪便潮湿和成型度差。热应激后48小时内肠道上皮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至少会持续3天。组织学研究表明,肠绒毛高度和肠上皮表面积均降低。2.2日粮盐分摄入量饮水量会随着盐分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因而会增加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导致粪便潮湿、成型度差。盐分摄入过量的原因:日粮配制错误配方设计时未考虑某些原料中的盐分含量(如鱼粉);未考虑饮水中的盐分含量(如果饮水中盐分含量高,设计配方时就必须考虑!)。2.3寄生虫感染会引起过料(1)球虫病临床或亚临床的球虫病损伤肠道上皮细胞引起过料。引起过料的球虫类别通常为:堆型艾美尔球虫(E.acervulina)和巨型艾美尔球虫(E.maxima)(2)蛔虫和绦虫蛔虫会刺激肠道并引起“过料”,轻微的蛔虫感染就足以刺激肠道引起“过料”。严重的绦虫感染才会引起“过料”。
点击阅读原文听取原文讲座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yfyhl/6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坐浴那件小事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沙棘能治疗调理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