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直肠炎类型 > > 正文 >

便血肯定是痔疮作祟别再自作聪明了,当心是

王小五

最近总是在加班,估计是上火了,总是便血,肯定又是痔疮犯了……

李小男

你怎么知道便血就肯定是痔疮?

王小五

那还能是什么啊?十人九痔,我以前就有痔疮的老毛病,这回肯定也是如此。

李小男

别太武断了,我医院检查下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也开始变得没有规律,经常地熬夜加班、抽烟喝酒,有些人就会经常性地”上火“——便血,但大家都会认为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以为就是痔疮在作祟,殊不知,你的自以为是、司空见惯或许就会有意外发生。

42岁的祖先生是一位大学教授,年富力强,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都是顶梁柱。平时由于教学、科研、著作、会议等事务繁忙,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医院体检了!

由于长期高强度地工作,祖先生半年前开始出现便血,刚开始他还比较担心,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痔疮,让他多注意锻炼身体。随后,半年间总是不间断性地便血,每次都是自行买药治疗,根本没放在心上。最近,祖先生再次出现便血现象,根据自己的”医学常识“,他为自己依旧诊断为痔疮,于是便再次买了痔疮药治疗。

岂料用了段时间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每天大便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可以有六七次,这下慌了神,到医院检查结肠镜检查发现......竟然是直肠癌,于是立即住院行根治手术,所幸还是早中期,还未发生转移!医院普外科刘修元主任:

从医20余年来,常常因为一些患者由于个人的忽视耽误了疾病的诊断或治疗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痛心疾首,这其中出现便血症状的患者由于鉴别诊断复杂,容易出现误诊,如何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成功率成为了我们普外科医生的工作重点之一!

究竟有哪些疾病会产生便血,又是应该如何鉴别呢?今天,刘修元主任就来跟你说说这件事!

01

什么是便血?

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需要通过粪便隐血实验才能发现。

02

有哪些疾病会产生便血?

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病因,除此之外胃以及小肠疾病包括溃疡、肿瘤,结直肠疾病包括溃疡性结直肠炎、大肠息肉、肿瘤,直肠肛管疾病包括肛裂、肛瘘,全身性疾病包括白血病、血友病等,均可能引起便血。

正如前面提到的祖先生一样,便血不是小事,千万别误以为是小痔疮耽误了病情,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

03

如何鉴别各种常见引起便血的疾病?

痔疮

分内外痔,外痔可在肛门口摸到柔软的小肉球或泡泡,平时仅有异物感,合并炎症时常有疼痛,一般无出血。

内痔一般摸不到,有时排便时会突出肛门外,以无痛性鲜红色血为其主要症状,出血常与大便干结或排便时用力过度有关。

临床上还常见混合痔,既有内痔也有外痔,兼具两者的症状。

肛裂

肛裂患者往往有典型的疼痛、便血、便秘症状,血色鲜红,滴出或纸上擦擦有血迹,便后有剧烈肛门疼痛

通过肛门指检可以发现肛门有溃疡型裂口,有时候裂口旁会有组织增生形成皮赘,需与普通的外痔有所鉴别。

溃疡型结直肠炎

常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脓血便,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结直肠粘膜的广泛水肿、红斑、渗出、糜烂或溃疡,可与其它产生便血疾病鉴别。

大肠息肉

通过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单个或多个息肉。

便血常呈间隙性,血色鲜红,一般血量不多,血液不与粪便混合。

甚至粪便本身无肉眼颜色变化,需要粪便隐血实验确定,多数是良性,但容易恶变。

结直肠癌

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为主,左半结肠包括直肠癌容易出现便血症状,早期可见少量血与粪便混合,后便血量逐渐增多,甚至出现大便变细,发生肠梗阻。

当全身出现症状,如食欲下降、进行性消瘦、贫血等,已属病变晚期。

结肠镜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

医院刘修元主任提醒:

一旦医院及早排查原因!

刘修元

主任医师

普外科主任、疝外科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会员、香港微创协会会员、徐州医学会普外委员

毕业于扬州大学医学院,从事普外专业20余年,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对各种普外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丰富,擅长腹部外科胃肠、肝胆各种肿瘤根治手术,在微创手术方面积累较多经验,尤其擅长腹腔镜胆囊切除、结直肠瘤切除甲状腺切除、巨脾切除、疝修补、阑尾切除等各种疾病的腹腔镜治疗。

医院简介

医院隶属于央企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凤凰医疗集团全资建设、管理,系徐州市西区规模较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医院。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设备先进,是徐州市城镇职工、居民、生育、工伤医院;安徽省淮北市城镇居民、医院;萧县、砀山县、河南省永城市等地区医院。

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lx/1038436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