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直肠炎诊断 > > 正文 >

1加1大于2中西医协同抗癌显神奇深度

医院订阅哦!以“癌”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是目前癌症临床治疗中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对于患者而言,到底哪种更有利呢?经典的肿瘤治愈概念认为: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唯一条件是各种治疗手段所能达到的无癌程度。换句话说,治疗癌症必须以“癌”为本,杀灭或清除最后一个癌细胞,为此人们曾经追求扩大根治的手术、强化或冲击化疗、根治性放疗等,然而事与愿违,迄今为止,上述治疗所能达到的最高疗效仅仅是临床治愈,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患者治疗后普遍出现生存质量的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治疗而死亡。“生命不息,化疗不止,死而后已”的治疗局面似乎成为了许多癌症患者临床治疗的真实写照。以“癌”为本的治疗思维还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医生和患者的选择。过度治疗危害猛于虎,并非威言耸听,而是事实!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一般被称为治疗癌症的“三板斧”,但是相当多的晚期癌症在无休止地手术、放疗、化疗下,不仅钱财如流水一般而去,有时候还加速了病人的死亡。有人说,对晚期癌症患者实行姑息治疗,似乎有违积极治疗的原则,殊不知,有时候防守就是最积极的进攻。如果对病人“积极”过头,过度治疗,给一个即将离世的病人没必要地开上一刀;或反复实行治疗作用不大而损害更大的化疗,在病人短暂的最后时光增加痛苦,岂止是不人道,那简直就是犯罪!我们临床中见过许多这样的病人,花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忍受了极大的痛苦,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造成生命的过早凋谢。面对现实,患者及家属应冷静下来认真考虑。任何一种疗法、药物的应用都有其适应症。盲目使用“新方法”,不仅不能延长生命,还只能白白花去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钱。临床中,我们曾遇见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多次化疗后,效果欠佳,然后,选择中医药治疗,各方面症状都得到改善。这时,听说有一种新药物,又开始使用这种新化疗方案,结果,3个月后死亡,共花费30多万元。家属最后也十分后悔!所以,规范、适度的治疗才是临床好疗效的关键。“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流传世界医学界的名言提醒我们,有的疾病治愈不了,但是我们总是可以去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时刻都要给病人和家属以关怀和安慰。把癌症当成一种慢性病,让患者与之长期安全地共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和减小癌症对生命的危害,而不是得了癌症一定要斩草除根,即便赔上老本也在所不惜。让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这便是现代医学治疗癌症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以不伤害为原则,带癌生存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对于癌症的临床治疗而言,以疾病为核心,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的治疗模式正在向以病人为核心,谋求最好生活质量的人性化治疗方向转变。综合治疗和个体化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主流方向。所谓“综合治疗”就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与中医的“杂合以治”观不谋而合。个体化治疗就是充分了解每位病人的机体情况(各器官、内分泌、免疫功能)、肿瘤的各种特点(包括分子生物学、受体和功能)及侵犯范围,从而使对每个个体的治疗充分合理。也与中医“辨证论治”相一致。如:肿瘤早期和中期患者,可用手术或放疗、化疗,争取尽快消除或控制局部原发病灶,避免拖延时间,减少癌肿转移或扩散的可能,实“急则治标”的办法;同时,还需配合中药调整机体的平衡,提高机体抗病功能,清除残留癌毒和根除病因,争取得到治本的医疗效果。在同样条件下,年龄大、体质虚弱和晚期或已转移的癌患者则适宜于中医药治疗和生物治疗相结合,手术、放疗、化疗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更强调以人为本,顾全整体,使患者在满意的生存质量基础上,获得最长的生存时间。伴随着这种治疗观的变化,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①减轻或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其他功能。②维护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③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在控制化疗后骨髓抑制、解决消化系统反应、防治周围神经毒性、减轻放射性炎症等,均取得确切的疗效。④促进肿瘤患者手术后康复,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⑤抑制或稳定肿瘤发展,实现“带瘤生存”。关于癌症的治疗,可能大家都会有一种想法,就是将“癌”彻底消灭,好象计算机的“格式化”一样,要么手术切除,要么用化疗药物毒死,要么采用放射烧死,这些都是临床上,患者最简单、直观的想法。计算机出现程序问题,可直接格式化后,重新安装程序就好了!人是一个复杂体,不是计算机,简单的“格式化”不但不能控制癌症的发展,还让患者失去了好的生活质量。门诊中,我见过许多这样的患者,张老先生,89岁,被确诊为肺癌,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首先想到如何快速杀灭癌细胞,手术不能做时,考虑到了化疗,但当化疗才完成半个周期,老人已无法坚持了,身体变的十分虚弱,治疗前,还可以行走,治疗后,都无法坐稳,医院告知家属,老人已不行了,家属可以准备后事了。到这时,家属才仿佛明白了些,抱着试试的心态来门诊寻求中医治疗,笔者看了老人情况,跟家属说治癌不能这样简单“格式化”,一定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这样才能让病人活的更好,活的更长。家属明白了这些道理,积极配合采用中医药治疗,结果病人身体状况迅速好转,病灶也基本稳定,这样,患者又存活了1年半,也获得了很好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融中西医学各自优势为一体,发挥传统中医特色,提高西医药学,两者相互相成,实行互补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癌治癌道路。40余年来,我国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可谓硕果累累,成绩非凡。特别在倡导肿瘤“综合治疗”的今天,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就更显其优势和特色,从临床看,其主要优点可概括为:①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加疗效,减少副反应,延长生存周期,提高生存质量。②中西医结合对肿瘤的诊具有思路广、方法多、指标全面的特点。③中西医结合诊断手段较客观,治疗措施较有力,对病情转归的判断较准确。④中西医结合对晚期肿瘤病人的对症治疗中有独到之功。①中西医结合提高癌症外科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凡能行手术切除的肿瘤均应手术切除治疗,通过手术可极大限度地减少病体内的癌细胞数目,使宿主与癌细胞比势改变有利于宿主,也可有利打破癌细胞的免疫封闭。但手术造成的损伤和破坏则可用中西医治疗使之恢复,特别是中医药在此的作用值得重,许多外科专家对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的作用充分肯定,这方面是值提倡和推荐的。其主要作用如下:术前配合中医调理,纠正阴阳的失调,可扩大手术适应症.临床常选用补气养血、健脾及滋补肝肾之品,四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汤等。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促使术后脾胃功能的调整,气血得以恢复,对术后康复,免疫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疗效,为进一步接受放、化疗打下基础.临床常选用调理脾胃、补养气血、理气。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提高近期生存率,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临床常依辨证与辨病结合,在扶正基础上加相应的抗癌中药。②中药与放疗结合目前研究表明:中药与放疗结合可以减少放疗所致的毒副作用.中医认为放射线是一个热性物质,其在杀伤癌细的同时,亦作为"热毒"作用损伤人体气阴,临床中,我们常选用益气养阴、凉血解毒之品,如:沙参、麦冬、玉竹、紫草、丹皮、生地等以减少毒副作用.对于放疗而致的皮肤及粘膜损伤,中药外用亦有很好的疗效.此外,中药与放疗结合提高放疗的临床疗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癌细胞的氧含量,使乏氧癌细对放射线敏感,从而增加放疗效果.临床常选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赤芍等.③中药与化疗结合化疗药物治疗近几年发展很快,疗效亦确切,但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亦为众所周、知,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而中药与化疗结合一方面可以减少或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加临床疗效.化疗局部反应的中医药治疗:化疗药物长期刺激的静脉炎可选用金黄膏、龙珠膏等外敷.化疗全身反应的中医药治疗:消化道反应:化疗期间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中医治疗主要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常选用旋复花、代赭石、姜半夏、砂仁、焦三仙等.骨髓抑制: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及白细胞的下降.临床中,我们采用补肾活血之法,疗效甚佳.常选用:补骨脂、女贞子、黄精、枸杞子、鸡血藤、当归、山萸肉、桃仁、红花、赤芍等.④预防肿瘤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活血化瘀能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和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采用清热解毒,清除内热,气血流行通畅,恢复机体的机能平衡,增强抑制癌细胞繁殖的能力,使某部位的癌瘤得到控制或治愈。对于癌症患者而言,痛苦症状的改善比控制癌症的发展似乎更有意义。如疲乏、便秘、食欲不振、手脚麻木等。解决好这些症状对改善生活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食欲不振:有很多肿瘤患者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本来胃口还凑合,结果一做化疗、放疗,食欲立刻下降,亲戚朋友给带了一堆山珍海味,也引不起丝毫兴趣,严重的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导致体质急剧下降,治疗无法继续,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疾病的治疗。这是由于:肿瘤组织本身分泌的物质有时可抑制食欲;放、化疗的副作用也可引起厌食,尽管止吐药可控制呕吐,但无法减少厌食和促进食欲;消化系统肿瘤本身影响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如肝癌、胰腺癌等患者常有厌食现象;肿瘤合并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可杀灭消化道正常细菌,使消化能力下降,也可引起厌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发热、疼痛、腹水、颅内高压等,都可引起厌食。“放疗化疗食欲差,好饭好菜难咽下,恨病吃饭应坚强,多吃多喝身不垮”。迅速生长的癌细胞使人体消耗增多,而厌食的癌症患者因进食量锐减,引起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如不及时补充营养,短期内体重即会直线下降,促使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加速病情恶化。所以,安排好癌症病人的饮食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厌食是由于脾胃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造成的脾胃运化受损、气机升降失调。我们临床中常采用神曲、山楂、连翘、茯苓、陈皮、鸡内金、炒白术、枳壳、焦槟榔、厚朴等药物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食欲。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山楂丸、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中成药,对改善某些厌食也有一定作用。疲乏:尽管来我们这里寻求治疗的肿瘤患者有许多,每个人的症状也大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惊人的相似:累!没劲!根据粗略的统计,至少有70%以上的肿瘤病人将疲乏作为一个重要的症状。实际上,我们这里所说的疲乏不是一般的疲乏,而是由癌症及其相关治疗引起的,称为“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fatigue,CRF)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定义为一种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非同寻常的、持久的、主观的劳累感,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国际上通用的对癌因性疲乏的症状描述为非特异性的,无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劳。癌因性疲乏不同于普通的疲乏,它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临床上可出现无精力、虚弱、懒散、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等多种表现形式。癌因性疲乏同时还伴随相关症状,如疼痛、焦虑、抑郁、恶心、胸闷、睡眠差等。大量研究显示,导致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有许多,如癌症治疗、贫血、药物刺激、恶液质、代谢障碍、心理不适、睡眠障碍、疼痛等。有研究表明成人乳癌和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癌症患者的疲乏症状与血红蛋白,胆红素和褪黑素水平有关。在结束治疗后的癌症生存者中,疲乏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其痛苦甚至超过疼痛或恶心呕吐。以往由于大多被简单地归因于癌症本身造成或治疗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症状而未予重视,近年来随着治疗观念的转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啊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zd/454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