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鹅坏死性肠炎
本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禽以排出黑色或间有鲜红血液的稀粪,小肠后段黏膜坏死为特征。
病源介绍
魏氏梭菌属于芽孢杆菌科,梭状芽孢杆菌属。两端稍钝圆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在机体内有荚膜,又称产气荚膜杆菌。芽孢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不比菌体大。为厌氧菌,但厌氧要求不十分严格。易培养,发育十分迅速,在肝块或肉块肉肠培养基培养5~6小时即生长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在葡萄糖鲜血琼脂培养基,菌落为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周围有双重溶血圈。本菌有17个菌体(o)抗原型。本菌能产生强烈的毒素,根据毒素和抗毒素中和试验可为A~F6个型。本病由A型和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a和B等毒素所致。
临床症状
此病常突然发生急性死亡,难见有明显症状。此后患鹅腹泻,排出呈黑色或问有鲜红血液的稀粪,并见有肠黏膜脱落混什。精神不佳,食欲大减或绝食。羽毛无光而松乱,尤其肛门四周羽毛沾有排泄物。行走无力,不能站立,消瘦。
确诊方法
(1)病料采集采集患鹅的空肠和回肠内的渗出物作为病料。(2)分离培养将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平皿培养基或葡萄糖鲜血琼脂平皿培养基,置于厌氧罐中37℃温箱培养24小时,挑选具有双溶血圈、圆形、凸起、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做纯培养供鉴定用。(3)染色镜检将纯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见有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如用病料涂片染色镜检,见有较多革兰氏阳性大杆菌。(4)动物接种用18~24小时液体培养物接种18~22克体重的小白鼠,每鼠腹腔沣射0.5毫升,观察3天.小白鼠死亡后能分离到本菌。
综合防治
1.预防措施平时加强清洁卫生及鹅场消毒工作,预防消化道细菌及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防止肠道黏膜受损。有本病鹅场或鹅群应做好粪便堆肥发酵。有球虫病史的鹅场,在球虫病流行季节前用药物驱虫。在饲料中或饮水中不定期加入有效的抗生素,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2.治疗方法咨询葛老师北京治白癜风的地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zd/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