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并发病症状 > > 正文 >

半夏泻心汤黄煌经方

白癜风应该吃什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7/5878367.html

古代治疗痞病的专方;

传统的降逆和胃止呕除痞方。

经典配方

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推荐处方

姜制半夏15-25克、黄芩15克、干姜5-15克、党参15克或人参5-10克、炙甘草5-15克、黄连5克、大枣20克。以水mL,煮取汤液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

1、心下痞

痞,古病名。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感,但按压柔软,并没有剧烈的疼痛,没有拒按和反跳痛。

痞,多有热。患者常有口干口苦、口臭以及失眠、烦躁、胸闷、头昏等不适感。故有“热痞”之称。

2、呕

呕,是胃气上逆的表现,是一组症状。除恶心、呕吐外,还包括食欲不振、进食后上腹部发胀以及消化液返流等。

3、肠鸣

肠蠕动的声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大多伴有腹泻(下利)。

4、心烦不得安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证:上呕中痞下利内烦,

适用人群

1、眼充血

营养状况较好

焦虑神情,语速快,情绪急躁

眼睑充血

口气重

2、唇暗红

唇厚红或暗红,肿大或起皮

青壮年患者较多。

3、苔黄腻

舌体较大,舌质多红或边尖红。

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苔致密紧扣舌面,或黄白相兼,

舌苔抽槽。

4、易溃疡

容易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牙龈出血、口干粘苦等。

女性月经期溃疡多发或加重。

5、痞或利

伴有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饮食难以消化、恶心或呕吐、嗳气、烧心返流,腹部怕凉,肠鸣易腹泻,或晨起即泻等。

6、粘臭便

排便次数较多而量少,大便粘臭如泥,或深黄色或黑酱色,挂马桶,冲不尽,大多排便不畅,或间歇性的便秘。

肛门口灼热、疼痛、坠胀,或出血等。

7、烦或悸

大多伴有睡眠障碍;或心悸、早搏、胸闷等。

适用疾病

1、热痞

心下痞是病人的一种感觉,感觉到胃脘部痞塞不通、满闷不适。是许多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表现。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6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

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本病以青壮年多发,男多于女。近年研究发现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旋桿菌的存在有关。

半夏泻心汤——痞病专方

本方能比较迅速地改善上腹部隐痛、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近年来有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报道较多,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

2、胃反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金匮要略》)

现代医学的十二指肠淤积症、幽门梗阻、神经性呕吐、贲门失弛缓症等部分患者属于胃反。

3、肠炎腹泻

对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也有效。通常有比较明显的肠鸣音。

“治老小下痢,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备急千金要方》)。

4、口腔溃疡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甘草泻心汤主之。(三)。

狐惑,一种以口腔咽喉外阴粘膜损害的疾病。

5、宿醉

对饮酒过量的呕吐、上腹部烧灼感、头昏、烦躁,或者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以及腹泻等,本方有效。腹痛加肉桂、头痛头昏加葛根。

6、失眠症

多见睡眠易醒、多梦,白天头昏、疲乏等,并伴有消化道症状者。“胃不和则卧不安”(《黄帝内经》)。

7、其他

凡是有消化道症状的其他疾病,如皮肤病、肛肠病、精神病、妇科病等。

说明

1、半夏泻心汤方证的病机是寒热错杂,中虚热结。

本方最具代表性的寒热补泻同用之方,只要是胃肠道疾病,虽舌红不忌姜夏,虽舌淡不避芩连。

2、用本方尽量用原方。

原方即有效果,原方汤液也不太苦,一般不需要加减。

3、加味

1)面色黄暗、舌质暗淡时,加肉桂;

2)舌苔黄厚,腹痛,幽门螺杆菌感染比较严重、糜烂性胃炎、出血等,加制大黄。

3)反流明显,咽喉疼痛、胸闷者,加山栀、连翘。

4、贫血、极度消瘦、营养不良者的胃病慎用本方。

5、方中黄连用量不宜超过5g,过大会抑制食欲。

问题解答

问: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方证如何鉴别?

两方各只有七味药。一方有柴胡,一方有黄连;一方用生姜,一方用干姜。柴胡生姜重在透发,和解往来寒热;而黄连干姜重在辛开苦降,消除心下痞。

问:与半夏厚朴汤证的鉴别

相同点:均可用于胃病

鉴别点:

1)主治部位上下之别

2)胀满轻重之别

问: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

相同点:均可用于胃病呕吐

鉴别点:

1)体型壮实与否之别

2)按压满痛与柔软之别

问:与小建中汤证的鉴别

相同点:均可用于慢性胃病、胃溃疡

鉴别点:

1)呕不能食与易饥喜甜食之别

2)大便稀溏与干结之别

附: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重用甘草,方名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

可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病等,也可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溃疡、直肠炎、皮肤黏膜溃疡/疱疹等见唇红、舌红、烦躁、失眠、脉滑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bfbzz/1038332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