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并发病症状 > > 正文 >

科普放疗前后,这几件事不注意,很可能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

在肿瘤治疗中,约有70%的患者都会使用到放疗。据估计,在可治愈的肿瘤中,约40%是通过放疗治愈的。

然而,放疗虽好,但也和手术、化疗一样是把双刃剑,需要谨慎。近年来,放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进入精准放疗时代,但仍需警惕放疗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邹宁博士,腹部、乳腺、淋巴瘤放疗一病区张曲医生,胸部放疗二病区主管护师李晓露系统讲解了肿瘤放疗的毒副反应及其护理方式。下面就和良医汇健康助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警惕!放疗3个月以后,仍可能出现副反应!

如同外科手术会不可避免的切除正常组织,药物治疗不可避免的杀灭正常细胞一样,放疗也会损伤肿瘤附近的正常细胞。

放疗后,肿瘤出现缩小就是我们所说的治疗效果,正常组织出现的症状就是我们说的副作用。

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受到射线的照射,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出现反应。那么,放疗常见的副反应有哪些呢?大概会在放疗后多久出现呢?

按照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放疗后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2种。

一种是急性反应,一般会发生在放疗的第1-3个月内。

另一种则被称为晚期反应,大约会发生在放疗3个月以后。

急性期副作用通过治疗或护理,大多会随时间推移消失或改善。而一些比较严重的晚期副作用(例如生育功能的影响),最好是提前做好准备和预防措施。

那么,放疗后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副反应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呢?

医院放疗中心副主任邹宁博士为您带来详细讲解,点击下方视频立即查看↓↓↓

保护放疗部位的皮肤,要做好这3件事!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为我们的皮肤表层细胞组织更新代谢较快,对放疗射线比较敏感,受到照射损伤后很快就表现出来。

一般会在放疗后的第3~4周后,开始有红、肿、热及微痒等反应,类似于太阳下曝晒后的皮肤。继续照射至第5~6周时,皮肤可能会变黑,开始有干性脱屑,部分患者甚至会发展为湿性脱屑。

放射性皮炎通常不会致命,但仍然可能会痛痒难忍。保护好放疗部位的皮肤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更好恢复。具体该如何做呢?

医院放疗中心张曲医生为大家带来3条建议↓↓↓

1.减少对照射区皮肤的化学刺激。

避免用肥皂清洗或摩擦。不要随便涂抹药膏类、化妆品等(碘酒、酒精等也不可以),以免增加皮肤的反应。

2.保持放疗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通风。

尤其是放射部位位于腋下、腹股沟、颈部等多汗、皱折处时,可以在室内适当暴露通风。洗浴时尽量使用温和的洗浴用品,放射部位皮肤可以用温水和柔软的毛巾轻轻蘸洗。

3.减少对放射部位皮肤的物理刺激。

照射区皮肤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避免在烈日下直晒。平时尽量保持宽松的着装,如穿棉质、柔软、宽大、吸湿性强的衣裤,减少放疗野部位皮肤的摩擦。

建议经常修剪指甲,勤洗手,避免外伤。如实在痛痒难耐,可用手轻拍瘙痒部位,切忌用手指抓挠剥皮。

对于放射部位的皮肤保护,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查看张曲医生视频讲座回顾↓↓↓

这6件小事不注意,很可能会加重放疗副反应!

对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早期干预就是最好的预防。放疗前我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放疗前后,这几件小事一定要注意↓↓↓

1、放疗前饮食上要注意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并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2、提前拔除龋齿及残根,尤其对于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拔牙后应在伤口愈合后才能放疗。此外,放疗后2年内,建议不要进行拔牙等口腔手术,以免发生手术创伤所致的放射性下颌骨坏死。

3、进入放射治疗室前必须摘除金属物品和饰品。因为金属物品会造成放射性散射,对人体组织进行二次照射,加重放射性副反应。

4、放疗后建议戒除烟酒,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放疗所致的正常组织损伤,如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直肠炎等。

5、放疗结束后3~10个月内,仍需注意保护放疗部位皮肤。每天观察放射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时及早告知护士给予处理。

6、放疗后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一定要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肿瘤放疗的护理不仅是放疗中的护理,还包括放疗前准备、放疗后康复护理以及心理和社会支持等一系列的系统管理。医院胸部放疗二病区主管护师李晓露为大家进行了详细介绍,点击查看详情↓↓↓

最后,我们也希望放疗技术越来越发达,放射损伤会越来减少,最终让患者更多获益!了解现代放疗技术,点击查看

一文读懂现代放疗技术!关于放射治疗的这些误区,是时候纠正过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bfbzz/1038439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