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并发病症状 > > 正文 >

中医药治疗胃息肉验案一则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news.suqitech.com/show-209062.html
导读:胃息肉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治疗大多数是将胃息肉切除,作者用中医药将胃息肉消除。中医药治疗胃息肉验案一则丁某某,女,56岁。年4月24日初诊。诉胃脘胀痛、嗳气胁胀反复发作1月多,饭后和劳累后加重。舌苔白,脉沉弦。当日电子胃镜检查报告:①慢性浅表性胃炎(充血型);②十二指肠炎;③胃底部多发性息肉(0.2×0.2~0.3×0.3cm)。诊断:胃痞、胃息肉。辨证:气滞血瘀,湿热痰结,胃失和降。治法:行气活血,清热除湿,化痰散结。方药:丹参30g,百合30g,台乌15g,木香10g,白芍30g,延胡15g,黄连6g,瓦楞子30g,浙贝10g,制半夏15g,连翘10g,天葵子15g,六月干30g,甘草10g。5剂。每剂熬取药汁ml,每次温服ml,每日3次。5月5日复诊:症情减轻,无其他不适,仍用原方5剂,改为每剂熬服2天。5月18日三诊:胃胀、胁胀、嗳气已除,改用益气健脾,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法。方药:党参30g,丹参30g,白术15g,陈皮12g,茯苓30g,白蔻10g,黄连6g,瓦楞子30g,浙贝10g,干姜10g,连翘10g,天葵子15g,六月干30g,甘草10g。10剂,每剂熬服2天。6月16日四诊:复查胃镜息肉已消失。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常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患并见,也有个别无胃部疾病而单独出现者。治宜在主治方中酌加连翘、天葵子、生瓦楞、制半夏、浙贝、六月干、丹参等清热除湿、化痰散结和活血化瘀之品;单独的胃息肉,则以清热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药为主,佐以扶正健脾养胃药组方治之。

往期推荐

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逆转癌前病变的学术思想及常用药对

中医治疗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11大法则

老中医坐堂,慢性胃炎有招

—THEEND—

?版权声明:

1、文源: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罗碧贵。编校/任思蔚。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bfbzz/1038461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