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药苦参清热燥湿药永新带
《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我国各地均产。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生用。
性能: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应用: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
本品苦寒,入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而治胃肠湿热所致泄泻、痢疾,可单用,如《仁存堂经验方》以本品制丸服,治血痢不止;或配木香用,如香参丸(《奇方类编》);治湿热便血、痔漏出血,可配生地黄用,如苦参地黄丸(《外科大成》)。
2.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为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的常用药。若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可配蛇床子、鹤虱等药用,若治湿疹、湿疮,单用煎水外洗有效,或配黄柏、蛇床子煎水外洗;治皮肤瘙痒,可配皂角、荆芥等药用,如参角丸(《鸡峰普济方》);若配防风、荆芥等药用,可治风疹瘙痒,如消风散(《外科正宗》);若治疥癣,可配花椒煎汤外搽,如参椒汤(《外科证治全书》),或配硫黄、枯矾制成软膏外涂。
3.湿热小便不利。
本品既能清热,又能利尿,可用治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常配石韦、车前子、栀子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
2.《本草纲目》:“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3.《本草正义》:“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亦嫌其峻厉而避之也。然毒风恶癞,非此不除,今人但以为洗疮之用,恐未免因噫而废食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异苦参碱、槐果碱、异槐果碱、槐胺碱、氧化槐果碱等生物碱,此外还含苦醇C、苦醇G、异苦参酮、苦参醇、新苦参醇等黄酮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本品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苦参、苦参碱、苦参黄酮均有抗心率失常作用;苦参注射液对乌头碱所致心率失常,作用较快而持久,并有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还有利尿、抗炎、抗过敏、镇静、平喘、祛痰、升高白细胞、抗肿瘤等作用。
3.临床研究:结合传统用本品治疗湿热黄疸,现代临床用以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取苦参、槐花,水煎,滤液浓缩,用时加锡类散、奴夫卡因作直肠内点滴或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例,效果显著;用苦参、丹参、炙甘草,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例,治愈56例,显效60例,好转28例;此外,临床上应用苦参的各种制剂广泛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霉菌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食道炎、扁桃体炎、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神经性皮炎、湿疹、烫伤、淋病、心率失常、失眠、哮喘等多种疾病。
张志教授6月份上中旬坐诊时间安排
6月1日星期三全天:医院
6月2日星期四全天:医院
6月3日星期五上午:医院
下午:广播电台《健康有奔头》
6月4日星期六上午:惠君诊所(9:00-10:00)
医院(10:00-17:30)
6月5日星期日上午:君峰路诊所(9:00-10:00)
医院(10:00-17:30)
6月6日星期一外地坐诊
至6月20日至次周星期一
健康小管家
您对自己的健康有什么疑问吗?
请加我的,或长按下面图片两秒识别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by/1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分养生吃什么
- 下一篇文章: 便血直肠癌一步之遥,如何防治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