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直肠炎病因 > > 正文 >

良药唯达舒联合用药灌肠治疗结肠炎篇

xyylhubi

三、唯达舒胸腺蛋白口服溶液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

肖国辉,单铁莲,喻玉,欧艳,廖琴医院

慢性直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以及对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大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缺乏营养、新陈代谢失调和自身抗原等。本病属祖国医学“腹痛”、“泄泻”、“便秘”及“肠风”等范畴其致病因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等,湿热内蕴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气滞血瘀贯穿了整个病程,中医治疗当以清热祛湿、行气活血止痛为原则。对于慢性直肠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对急性炎症及病程较短者有一定疗效,对病程较长者疗效差,而且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治疗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部分患者因此被迫停药。直肠位于肠道出口近端,保留灌肠给药能够使药物直达病处,有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从而提高疗效。我科长期采用锡类散加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临床疗效可靠。锡类散由牛黄、青黛、硼砂、珍珠、象牙屑、球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消肿止痛的功效,云南白药主要成分,三七具有清热止血生肌、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溃疡及周围组织炎症,促进粘膜再生,加快组织修复作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是从健康乳猪新鲜脏器提取的具生物活性的蛋白类物质,是一种新型粘膜保护剂,能通过增强粘膜Na+—k+—ATP酶活性,增加粘膜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修复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加细胞DNA合成,从而保护和营养粘膜,促进其损伤修复。胸腺蛋白口服溶液对慢性直肠炎患者的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有修复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目的: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溶液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慢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均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每日2次,10d为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3.33%、63.41%,结论:胸腺蛋白口服溶液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锡类散及云南白药。慢性直肠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里急后重、消瘦乏力等症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年1月至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性直肠炎患者83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经电子结肠镜检查,都有不同程度的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散在出血点、血管网模糊,大便镜检见少量白细胞、红细胞。其中住院患者57例,门诊患者26例;45例,女38例;年龄15~70岁,平均(46.7±11.3)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2年,平均(5.3±1.4)年。将上述病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胸腺蛋白口服溶液60mg、锡类散2g、云南白药2g,加入生理盐水ml中搅拌混匀,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10d为个疗程,间歇3d再进行第2个疗程。灌肠前先排空大便,灌肠后适当将臀部垫高,尽可能长时间保留药液。对照组以锡类散2g、云南白药2g加入生理盐水ml,保留灌肠,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拟订。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结肠镜检查直肠粘膜病变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结肠镜检查直肠粘膜病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大便常规及结肠镜检查直肠粘膜病变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方法。2、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n=42)35(83.33)*6(14.29)1(2.38)41(97.62)对照组(n=41)26(63.41)12(29.27)3(7.32)38(92.6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因此胸腺蛋白口服溶液对慢性直肠炎患者的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有修复和促进愈合的作用。本组资料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显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胸腺蛋白口服溶液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订阅号名称“新药医疗湖北策划中心”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by/156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