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前沿信息报道2015年3月
这些药让你想胖就胖想痩就瘦
近日,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的一项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许多常用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体重改变。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杂志上。
Murad博士及其同事们共选取了项随机试验(包括54种药物和名患者)。这些试验对一系列药物和安慰剂进行了比较,并测量了体重变化情况。关于试验药物的选择,研究人员主要考虑到以下三点:①这些药物有可能引起体重改变;②有可用的随机试验证据;③临床常用。
可致体重变化的常用药物
通过对上述试验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可引起体重增加的药物包括:
阿米替林(1.8kg)、米氮平(1.5kg)、奥氮平(2.4kg)、喹硫平(1.1kg)、利培酮(0.8kg)、加巴喷丁(0.8kg)、甲苯磺丁脲(2.8kg)、吡格列酮(2.6kg)、格列美脲(2.1kg)、格列奇特(1.8kg)、格列本脲(2.6kg)、格列吡嗪(2.2kg)、西他列汀(0.55kg)和那格列奈(0.3kg)。
可引起体重减轻的药物包括:
二甲双胍(1.1kg)、阿卡波糖(0.4kg)、米格列醇(0.7kg)、普兰林肽(2.3kg)、利拉鲁肽(1.7kg)、艾塞那肽(1.2kg)、唑尼沙胺(7.7kg)、托吡酯(3.8kg)、丁氨苯丙酮(1.3kg)和氟西汀(1.3kg)。
降糖哪个会增重?四格列与两格格,外带丁脲和那汀。
降糖哪个会减重?鲁肽那肽及林肽,双胍阿卡米格飞。
抗完抑来长个肉,阿林林平都是林。抗完抑来瘦三圈,丁胺苯丙氟西汀。
抗完癫痫还长肉,加巴喷丁就你了。抗完癫痫再瘦点,泰然自托能坐安(唑胺)。
对抗分裂长了肉,奥氮喹硫来理赔(利培)。
临床意义
该研究的结果证实,许多常用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体重改变。研究数据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Murad博士指出:当准备开始一种新药治疗时,应考虑其对体重的影响。如果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应选择一种在体重变化上与期望相一致的药物。如果不得不选择可引起体重增加的药物,则应在体重增加发生前采取一些可维持体重的预防措施(如减少热量摄入、进行营养咨询等)。
内镜下切除结肠巨大息肉安全有效结肠巨大息肉(≥50px)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联系,可以发展为浸润性癌,因此目前的指南推荐结肠巨大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但由于它们尺寸较大、形状、位置特殊,内镜下切除存在一定困难,不能完全切除可能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
意大利诺医院内镜检查室Hassan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提示内镜切除结肠巨大息肉安全有效,文章近期发表在Gut杂志上。
该荟萃分析收集了-年间MEDLINE、EMBASE、CochraneCentralRegister上有关内镜下切除结肠巨大息肉的研究,其中还包含内镜下切除≥20mm结肠肿瘤的研究。
研究主要评估由于内镜非根治性切除手术或不良事件引起的手术切除率,以及内镜下完整切除率,浸润性癌、不良事件、复发和死亡发生率。研究质量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确定。
研究共纳入了50项研究,名患者共计处结肠巨大息肉。结果显示,名患者中有名(8%)患者因为内镜下不完全切除而再次接受了手术治疗,不同研究间异质性较大。只有31名(1%)患者因不良事情而再次接受了手术治疗,不同研究间异质性较小,表明内镜切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再次接受手术患者中,浸润性癌、非治疗性内镜切除、同期损伤以及复发率分别占58%、28%、2.2%、5.9%。同时,内镜切除并发症少,内镜穿孔发生率仅为1.5%(96/),出血发生率为6.5%(/)。
所有研究中,有名患者进行了内镜复查,但有名(8.6%)患者失访。共名患者完成了随访,其中名(13.8%)患者内镜下发现了复发,经内镜下再次手术切除,成功率达到90.3%(/);14名(0.3%)患者进展为浸润性癌。最终的结肠巨大息肉相关死亡率仅为0.08%(5/)。
上述结果显示,在对例患者的系统评价中,内镜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有效率高达92%,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表明该技术安全可靠。
尽管内镜切除后复发率接近14%,但大多数患者经再次内镜治疗预后良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MR、ESD)的出现大幅度减少了复发的风险,但并不适用于浸润性癌。
经作者分析,内镜切除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为结肠巨大息肉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可以进展为浸润性癌。
从该研究来看,内镜切除结肠巨大息肉安全有效,然而需要优化和规范内镜切除技术,同时为了维持其长期疗效,有必要进行定期的内镜复查。
我国食管癌切除随机对照实验:左胸和右胸路径对比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来说,Sweet术式在中国广泛的使用,但是具有扩大的淋巴结清扫范围的Ivor-Lewis术式,由于担心其较高的并发症,使用较为受限。Sweet术式对于上纵隔的淋巴结清扫显示出相对的不足,而Ivor-Lewis术式从右胸途径进胸,可以得到更好的视角,以此能够扩大淋巴结的清扫。
相较Sweet术式,Ivor-Lewis术式是否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有关,仍需要进行探究。近期,李教授在JAMASurgery发表了一篇关于这两种术式在食管癌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报道。
本随机临床试验从年五月到年7月实施的,在上海复旦大学肿瘤中心,收录了名可切除的中下三分之一段的鳞状细胞癌患者。名患者随机分配,名患者接受Sweet术式,名患者接受Ivor-Lewis术式。本随机试验的主要观察结果为手术并发症(任何手术和非手术并发症)。次要观察结果为肿瘤学疗效(切除的淋巴结数量和阳性的淋巴结)、术后死亡率(30天和住院死亡率)以及病人出院情况。
两种手术组中,无肉眼残余(R0/R1)切除率都达到了/。在两组中,单一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就总体的并发症率而言,相比Ivor-Lewis组,Sweet组的发生率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Sweet组的患者更加容易再手术。同时Sweet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天,而Ivor-Lewis组的患者为16天,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术后死亡率较少,Ivor-Lewis组中为1位患者发生,而Sweet组中为3位,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vor-Lewis组中,可得到更多的淋巴结,相比Sweet组,这具有统计学意义。李教授表示,在中国抗癌协会对于食管癌手术而言,更加推崇Ivor-Lewis术式。这项研究表明,相比Sweet组的患者,Ivor-Lewis组的患者住院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以及住院时间较短,但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重要的,本文说明,Ivor-Lewis组的淋巴结清扫相比Sweet组较好。
本项研究的早期结果表明,Ivor-Lewis术式可以得到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可以得到更多的淋巴结,Ivor-Lewis术式和Sweet术式都具有较低的手术死亡率,都是一个安全的手术方式。
最后,李教授讲到,本文并没有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问题,无法做出评价。如果左胸路径在隔膜周围切开的话(因此暴露其神经支配),肺部并发症可能会减少。同样的,使用左胸路径,具有很好的暴露能够更好的结扎胸导管,以此减少乳糜胸的发生。
低风险关节翻修患者仅用阿司匹林即可预防血栓形成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一直是有争议的。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都在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by/5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肛肠科简介
- 下一篇文章: 放屁太少也是病有关健康的那些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