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直肠炎病因 > > 正文 >

哪些人群要定期做肠癌筛查

如何及早发现肠癌?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早期肠癌病例预后良好。美国癌情监测显示,早期的原位癌和I期肠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4.6%;中期肠癌生存率为64%;而晚期则下降到5.7%。据报道,欧美许多国家肠癌的早期发现率为70%-80%,但遗憾的是,由于健康意识薄弱,我国肠癌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很低,大多数患者首诊已是III期和IV期。

医院内镜室主任曹斌教授指出,肠癌的发展是个很长的过程,从正常黏膜发展到癌变的时间长达7-9年,在这么长时间内,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阻击”它,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曹斌教授介绍,超过7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还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肠镜检查的另一意义,在于能发现并通过内镜微创处理肠息肉。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肠癌来源于腺瘤性息肉癌变,而从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若能在腺瘤性息肉未癌变或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阻断其癌变的机会。

哪些人群要定期做肠镜检查?

曹教授认为,以下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①有肠癌家族史者;

②40岁以上人群(美国医学界提出,50岁以上的无症状者,应做第一次肠镜健康检查。然而,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较其他国家的人更易患肠癌,中国专家因此提出,中国人的肠癌筛查年龄应提早到40岁,尤其是有肠癌或肠息肉家族史者);

③确诊胃炎、肠炎,长期服药却久治不愈者;

④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异常或大便带黏液等,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超过三周者;

⑤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有槽沟;

⑥出现贫血,粪便检查持续出现隐血。

肠镜检查正常者,通常可以5年后再检查;若发现息肉,切除息肉后须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连续三年,若结果正常则可每隔3-5年检查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异常(腹泻或便秘)、大便带黏液等异常,无论什么年龄都应及时找消化科专家诊治,按医嘱进行肠镜等检查。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by/749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