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直肠炎 > 直肠炎治疗 > > 正文 >

直肠前突与便秘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的困扰,尤其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十分之高,而其中老年女性的便秘有一部分是因为直肠前突引起的,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下直肠前突

什么是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也叫直肠膨出,即直肠前壁突出,是后盆底松弛性疾病,后盆底是指自宫颈环至会阴体部分,包括主骶韧带、阴道顶端结构、直肠阴道筋膜、会阴体以及肛门外括约肌。为出口阻塞综合征之一。患者直肠阴道隔薄弱直肠壁突入阴道内,亦是排便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临床表现

1.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是直肠前突的主要症状,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粪块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向前突内,停止用力后粪块又被挤回直肠,造成排便困难。排便不尽而用力努挣,结果腹压进一步增加,使已松弛的直肠阴道膈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加深前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排便困难越来越重,少数患者需在肛周、阴道内加压协助排便,甚至将手指伸入直肠内挖出粪块。

2.便不尽

每次便后因粪便不能排除,患者由蹲位改为立位后,直肠内粪便会再次刺激直肠后壁的排便感受器,引起便意而再次排便,造成便不尽。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越用力导致直肠前突越深,造成恶性循环。

3.排便间隔时间长

只有在有足够多的粪便产生时,才能产生有效刺激,才有便感。因直肠内有效排便压力的降低,造成粪便不能直接排出,必须等到直肠内粪便多出很多时才能排出来。

4.下坠感

由于粪块积存在直肠内,患者有肛门下坠感。个别患者会阴及阴道有肿胀感,肛门阻塞感。

5.腹胀

直肠前突排便困难的同时,有时排气也会受到影响,肠道内气体排出不畅,就会引起腹胀。

6.有劲使不上

  因直肠前突时,患者排便不畅,粪便进入直肠前突内,尽管努力使劲增加腹压,因为直肠前突的作用,并不能使直肠内形成足够排便的压力,仍然不能排出粪便。

病因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直肠前突的发生主要归咎于直肠阴道隔的薄弱、缺损。然而造成直肠阴道隔薄弱、缺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1.直肠阴道隔发育不良,2.长期便秘或3.分娩造成的直肠阴道隔损伤,生理或病理因素造成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致直肠阴道隔的退行性改变等诸多因素,皆可成为直肠前突的原因。

尤其是分娩时,可使肛提肌裂隙中的交织纤维撕裂,腹会阴筋膜极度伸展或撕裂,从而损伤直肠阴道隔的强度。另外,女性的肛门前侧缺少有力的括约肌支持,则更易受损形成直肠前突。故本病多见于慢性便秘致腹内压长期增高的女性、多产妇、排便习惯不良者、老年女性会阴松弛等。

男性很少发生直肠前突,皆因直肠前壁有前列腺支持,由于支持力量较强,只有当前列腺切除术后,偶尔会形成轻度或中度的直肠前突。

检查

1.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可触及肛管上端的直肠前壁有一圆形或卵圆形突向阴道的薄弱区,用力排粪时突出更明显。

2.排粪造影

在钡剂显影下可见直肠前壁向前突出,钡剂通过肛管困难。可分为三度:即轻度,前突深度为0.6~1.5cm;中度为1.6~3cm,重度≥3.1cm。

治疗

1.保守治疗

一般首选保守治疗,轻度直肠前突患者或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可暂采取以下措施。①注意饮食:主张多食粗制主食或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多饮水、多运动等“三多”原则;②药物治疗:可选用一些预防便秘的药物,不主张采用泻剂或灌肠③其他:如生物反馈治疗等。

2.手术治疗

(1)经直肠修补

包括①Block法②Sulivan法③交错褥式缝合术:④闭式荷包缝合术⑤注射疗法:⑥胶圈横、纵套扎法:⑦硬化注射加前壁柱状缝合

(2)开放式修补法

包括①Sehapayah法②Khubchandani法③补片修补术④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术

(3)经阴道修补

包括①阴道后壁纵切横缝、纵缝术②荷包缝合术③三角形切开修补术

(4)经会阴修补

(5)经腹腔镜修补术

专家介绍

辛学知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院院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访问学者,TST专家组委员,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微创治疗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常见疾病;在肛肠科的疑难病症上也具我省的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症、肠道息肉、肿瘤等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体会。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5号诊室)

其余时间可至病房(医院2楼肛肠1科)就诊

济南市经十路号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zl/1038265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sa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直肠炎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