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刀是如何治疗直肠癌的
直肠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俄罗斯的Obnisk医院采用Cf配合外照射治疗各期直肠癌,5年生存率与手术基本相同。佳木斯市中心采用Cf配合外照射治疗近50例低位早期直肠癌,一年内全部达到完全缓解,且放疗反应与光子治疗相同。外照射:T3期病人先采取8MV-X线盆腔等中心三野照射48Gy,距肛门3cm以内的病人采用等中心四野照射。T1,T2期病人采用钡灌肠后病灶及周围小野(6×8㎝)等中心四野照射30~40Gy,病灶活动的T3期病人也采用盆腔大野照射30Gy后,再采用上述小野照射20Gy,距肛门3cm以上的T3病变局部小野照射可达60Gy。
中子内照射:外照射期间采用锎-内照3~4次,剂量参考点在肠粘膜下5~8mm时,每次剂量6~7Gy,总剂量为22~26Gy,间隔一周;剂量参考点在肠粘膜表面时,每次剂量10~11Gy,总剂量为30~40Gy。病变距肛门3cm以内的病人要注意全肛管的受量不能超过70Gy。所有病人肿瘤完全消退。全部病人2年总生存率达到90%,其中T1期,T2期2年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均为%,T3期2年局部控制率为85%.生存率为80%,T1期并发症(直肠出血,坠胀,狭窄)发生率仅为12.5%,T2期为22%,主要为直肠狭窄和肛管坠胀.活动T3期病人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2年观察表明T1期,T2期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锎-内照加外照射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并发症发生率亦不高.但对于病灶活动T3期低位直肠癌由于易发生肝转移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慎重选择使用保留肛门括约肌的锎-内照加外照射治疗,病灶不活动的T3期病人不宜采用外照+中子内照的方法根治。上述方法和剂量治疗后病灶还有残留的病人(主要为病灶不活动的T3期病人),要转为手术治疗。
采用的是直径3㎝的3腔施源器,3个腔的权重可以根据病变的大小(肿瘤侵犯直肠1/3圈或半圈等)调节,远离肿瘤的那一管有时可以不给量,大大降低了正常直肠的受量,单管治疗整个直肠壁都要受到照射,权重没法调节,当然直径3㎝的3腔施源器插入肛门必须先肛周局麻松弛肛门括约肌,直径1.5㎝的充水单腔软管可以进行晚期直肠癌的姑息治疗,解决一下暂时排便问题,对T1直肠癌可以采用低位前切除保肛术的手术保留肛门(但术后要加放疗,也即局部切除+局部放疗46~52Gy)。对T2.T3期肿瘤不愿意或不能耐受手术的直肠癌病人,也可以试行采取根治性放疗的方法根治,但常规光子线放疗苦于只能对一部分直肠腺癌的病人敏感,多半病人在试行采取根治性放疗的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病灶没有明显消退,仍要采取手术治疗。中子射线对所有的直肠腺癌均较敏感,医院医院治疗的多例T1~T3期低位直肠癌病人中,中子内照+外照后所有病灶均明显消退,有些T1期病人单独采用中子内照就可根治。
直肠癌根治性放疗的方法包括单纯外照(3野或4野,剂量45~55Gy),外照+内照(包括伽玛后装和中子后装),单纯腔内深部X线内照,外照+腔内深部X线内照,外照+腔内深部X线内照+后装内照(插植或直肠内施放施源器),单纯外照效果较差,整个5年生存率只有28%左右,单纯腔内深部X线内照主要针对T1期直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80%。外照+内照可以治疗T1和T2期直肠癌,外照+腔内深部X线内照可以治疗T1和T2期直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70~80%。外照+腔内深部X线内照+后装内照(插植或直肠内施放施源器),可以选择性治疗T2和T3期直肠癌,但T2期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T3期.雷新研究28例T2或T3期的低位(距肛门6cm以内)直肠腺癌,先采取8MV-X线盆腔等中心三野照射48Gy,距肛门3cm以内的病人采用等中心四野照射。其间采用锎-内照三次,每次剂量6~7Gy,剂量参考点在肠粘膜下5~8mm,总剂量为22~26Gy,间隔一周。治疗过程早期,所有病人大便带血、肛门坠胀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过程后期虽然病人均有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但均能耐受,少数症状较严重的病人采取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等保留灌肠后,亦能完成治疗。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只在男性病人发生率稍高,且病人均能耐受。急性放射性肛周炎在肿瘤距肛缘3cm以内的病人较为严重,但采用等中心四野照射后病人均能不间断的完成整个放疗。肛门括约肌保留情况绝大部分病人均较满意。整个治疗完成后,所有病人肿瘤完全消退。中期低位直肠癌的保留肛门括约肌锎-内照加外照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较轻。
28例经病理活检及腔内B型超声诊断为T2或T3期的低位(距肛门6cm以内)直肠腺癌,其中T2期15例,T3期13例。部分病人先采取8MV-X线盆腔等中心三野照射。距肛门3cm以内的病人采用等中心四野照射,两侧野不加楔形板,后野界限同前野。外照射剂量48Gy。其间采用锎-内照三次,总剂量为22~24Gy,间隔一周。治疗过程早期,所有病人大便带血、肛门坠胀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过程后期所有病人均有大便次数增加、肛门坠胀等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症状,但大部分病人均能耐受,少数病人采取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等保留灌肠后,亦能完成治疗。治疗完成一个月后,病人放射性直肠炎症状均较前明显减轻。少数男性病人中子内照2次以后发生尿急、尿频等急性放射性膀胱炎,但多数不需特殊处理,治疗完成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所有病人均有急性放射性肛周炎,但急性放射性肛周炎的严重程度与直肠癌病灶的位置密切相关,病灶越低,严重程度越高。绝大部分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保留情况均较好。
Papillon报告例早期直肠癌,单独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达89%,5年生存率为72%,绝对无病生存率为68%,提示早中期直肠癌采用放射治疗亦是可以治愈的。
适应症:
1)肛镜下可见的直肠近端病灶。
2)肿瘤病灶无肠壁外侵犯。
3)肿瘤病灶未扩展到肛管。
4)肿瘤体积不超过5cm长3cm宽,放射技术采用50kv,FSD4cmX线腔内放疗,局部表面麻醉或鞍麻下用体腔管直接对准直肠病变,包括几个毫米的正常粘膜,每次量25Gy~30Gy,每两周一次,共3~4次,病人一般有轻度直肠炎,对症治疗二、三周即愈,优点是病人反应轻,可以门诊放疗,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缺点是病例选择性较强,只能限于少数早期病人,估计15%的病人符合这些标准。
对早中期低位直肠癌采取直肠病灶局部切除加全盆放疗及局部放疗,提出的适应症为:
1)瘤组织经病理检查为分化好的肿瘤,这种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低;
2)距肛缘8cm以内的活动肿瘤,体积小于4cm;3)腔内B型超声证实直肠周围和盆腔无转移淋巴结。其5年生存率可达70%左右。
肿瘤放疗的根本目的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不产生不能耐受的副作用。T2,T3期直肠癌病灶仍局限在肠壁内,每次剂量6~7Gy,剂量参考点只在肠粘膜下5~8mm,所以我们的照射总量(内照+外照)均在cGy左右,而直肠本身的射线耐受量为cGy,Cf-中子射线腔内治疗直肠癌,未超过直肠最大耐受量,另外我们之所以在病例选择上只选择了T2,T3期病人而没有选择T4期病人,除了T4期病人远处转移率高以外,还因为T4期病人病灶已侵犯到浆膜外,中子射线腔内治疗的参考点不可能在粘膜下太深(如太深可能导致粘膜表面剂量过高,导致直肠受量过高)。
早中期低位直肠癌的保留肛门括约肌锎-内照加外照射近期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中子射线在对肿瘤细胞DNA损伤较严重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细胞DNA损伤也较严重,故造成晚反应组织的损伤较大,所以易损伤正常细胞引起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等。我们采用中子射线进行腔内治疗宫颈癌已超过例,最长随防的病例已5年以上,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并不高于低LET的γ射线腔内治疗。Cf-中子射线腔内治疗早中期低位直肠癌,其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病人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普通后装治疗。Cf-中子射线腔内治疗直肠癌,放疗早期的放射性直肠炎病人都能耐受,严重的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也不高。对于低位直肠癌,T2,T3期病人可以采用保留肛门括约肌的中子内照加外照治疗,而且近、远期疗效良好。
三腔施源器是否都布点,决定于肿瘤的大小,1/3圈以下的1期肿瘤远离肿瘤的管可以不布点.半圈的病人远离肿瘤的管需要布点,但权重比近肿瘤的管小,2/3圈以上的3个权重一样.所有病人都能耐受.只是肛周局麻时利多卡因的量要因人而异.一般病人是20毫升,有些年轻病人需30毫升。做直肠癌的根治性中子放疗一定要用三腔施源器.单腔水囊软管只能用于姑息治疗.
高能X线外照和中子内照结合的放疗方法,T1期低位直肠癌局部控制率和2年生存率均为%,并发症发生率12%,T2期局部控制率和2年生存率均为90%,并发症发生率25%,取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
直肠癌中子内照+外照或铱-插植治疗中子刀在治疗癌症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它可以解决传统技术遭遇的两大难题:
1、解决肿瘤细胞对放疗不敏感问题。传统放疗对一些特殊性质的肿瘤无计可施。如大部分腺瘤和肉瘤对普通射线并不敏感,即使接受放疗,效果也非常有限。中子射线对这些肿瘤往往有独到疗效。
2、大大降低了肿瘤复发率。肿瘤的内部组织一般由于缺乏营养而处于静止状态,而传统技术必须依靠氧分子才能杀灭肿瘤细胞,这部分组织缺乏供氧难以杀灭,杀灭肿瘤外部后,内部组织会重新生长,造成肿瘤复发。而中子刀则是对付乏氧细胞的克星,所以复发率大大降低。
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医院转载注明: http://www.hwsak.com/zcyzz/1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使用棒女郎产品后,哪一些是好转反应
- 下一篇文章: 十月吃什么好